11月9日下午3点,在新晃人民医院急诊科,“120”救护车送来一急诊病人,“病人言语不能、右侧肢体乏力,疑似脑卒中患者。”接诊医生迅速汇报病情。“马上就地抢救,患者发病后5小时,尚在溶栓时间窗内,如排除脑出血,立即予以药物静脉溶栓。”早已在此等候的神经内科主任张九梅立即作出安排。
恰巧,湖南省卫计委组织的卒中中心建设工作督导专家组,此时正在医院急诊科检查卒中抢救流程。
专科医师询问病史、查看病人,向患者家属初步告知病情,护士抽血急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护送病人做CT检查排除脑出血,然后迅速送回急诊科继续抢救,采用尿激酶予以静脉溶栓,观测生命体征变化。
抢救室内汇集了急诊科、神经内科、ICU等多学科医疗团队,他们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工作有条不紊,从患者入院到上药时间(DNT)仅24分钟,创造了我院静脉溶栓时间的新记录。待溶栓药物发挥作用、病人病情平稳后送入神经内科继续治疗。这一幕幕都被督导组的专家全程跟踪,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湖南省卫计委卒中中心建设工作督导专家组对新晃县人民医院卒中中心的快速反应作出了高度评价,他们说这是本轮检查过程中唯一一次遇到真实的卒中抢救,抢救做到了流程通畅、上药及时、抢救到位。
11月10日,笔者从病房了解到该患者已转危为安,手脚恢复活动,已能进行语言交流,生命体征平稳。至发稿日患者恢复良好,康复治疗在进行中。